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记者:高飞跃
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着采摘;仓库内,一箱箱新鲜瓜果经过精心包装,即将发往上海、杭州等地……眼下,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的“江淮果岭”迎来丰收季的繁忙与喜悦。
登上观景台,3万余亩生机盎然的果园映入眼帘,很难让人联想到十多年前,这里曾是一大片荒岗野岭。

平岗街道“江淮果岭”一隅。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
蜕变首先始于模式的创新。作为“江淮果岭”的核心区域,叶集区平岗街道率先探索“标准地”流转模式,将零散的荒岗荒坡、低产林地及老果园集中连片流转,由村集体统一进行标准化整治后,再发包给种植大户经营。
“这一创新模式,让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倍增,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产业发展速度。”平岗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张汝霖介绍,目前,仅平岗街道的果岭面积就达3.2万亩,叶集全区果岭总面积扩展至6.2万亩。
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做精做优。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果农们坚持市场导向,果断淘汰传统低效品种,大力引进并推广秋月梨、平岗鲜桃等市场认可度高的精品水果。优良的品种加上严格的种植管理,使“江淮果岭”产出的水果成功打入一线城市商超,身价倍增。
此外,当地还十分重视品牌建设,“叶集秋月梨”入选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平岗鲜桃”更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响当当的区域名片。
品牌的打响不仅进一步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更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我家的果园主产水蜜桃和秋月梨,年产值超百万元。”当地种植大户倪迎阳笑着说,凭借品牌的影响力,销路根本不用愁。
“平岗街道的3.2万亩果岭已带动5千余人就业,2024年综合产值近6亿元。”张汝霖说。
产业的兴旺,不仅在于一产的丰收。如今的“江淮果岭”,早已超越单一的水果种植范畴,正朝着三产深度融合的方向阔步前行。
在连绵的果岭之上,户外运动公园、江淮果岭康养中心等设施点缀其间,桃王大赛、农耕文化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从荒山野岭到瓜果飘香的“江淮果岭”,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徐徐铺展。
编辑 罗 崇
责编 张明星
初审 孙继奎
二审 迟海波
三审 张 斌

点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