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30岁的团队守护90岁的晚晴——五峰医养结合新模式托起幸福夕阳红

时间:2025-07-10 16:01: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智)7月7日,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南院区三楼,孝禾康养中心内,80岁的宾奶奶正提着水壶,细心浇灌着楼道里的花草。

谁能想到,就在去年,宾奶奶曾因两次中风卧床不起,不仅言语困难,连走路都得靠拐杖。来这里半年时间,宾奶奶生活已能完全自理。“住得舒心、吃得合口,每天和老伙计们说说话,这里早就是我的家喽!”面对记者,她笑声爽朗。

宾奶奶所在的孝禾康养中心,由县人民医院、渔洋关镇卫生院与湖北省孝禾康养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是周边地区唯一嵌入三级医院的专业医养结合科室。13个房间、70张床位,为44位平均年龄90岁的长者筑起了一个医疗与养老无缝衔接的港湾。

在这里,专业照护不仅关乎身体,更熨帖心灵。102岁高龄的周奶奶刚入院时,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生活无法自理,还因不适应环境烦躁拒食。护理人员周智慧试着用培训学到的沟通技巧,轻声安抚、耐心陪伴,慢慢叩开了老人的心门。如今,周奶奶不仅主动配合护理,还常拉着周护士絮叨年轻时的故事。

“团队都经过系统培训,不少骨干还去省、市进修学习老年护理。”科室负责人周红介绍,这支由4名专业护士与7名护理员组成的团队,用“24小时轮班+个性化照护”模式守护着老人们的昼夜。从喂水喂饭到修甲理发,从病情观察到心理疏导,每个细节都透着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医”与“养”的紧密联动。孝禾康养中心医养部楼下就是医院综合科和专家诊室,每周一、三、五的早晨,总能看见专家提着听诊器挨个查房,医生与老人们的距离,只有一层楼板之隔,“医”和“养”结合得高效紧密。当老人病情变化时,“医”“养”模式切换无须辗转腾挪床位,主院区的专科医生就会立即到床边会诊。根据老人病情转换医、养模式,病历由护士同步更新,真正实现“就地转医”。

“出现急病,救护车10分钟就能到主院区,还能‘先诊疗后付费’,家属啥都不用操心。”周红语气笃定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医疗支持时刻在场,让突发状况不再慌张。”

翻开这里每位老人的专属健康档案,从入住时的身体功能、疾病史评估,到饮食、运动、用药的个性化方案,记录得清清楚楚。药品管理更是细致入微,护士们为老人建立了专属药档,从收纳、分发到服用全程负责,药片分装在标有姓名和时间的小药盒里,坚持“看服到口”,从不让承诺打折扣。

“我们的理念就是培养30岁的团队,满足60岁的需求,助理90岁的生活。”周红表示,未来还会针对活力型老人,以南院区为基地,联动周边景区打造夏季避暑、冬季疗养的“候鸟式养老套餐”,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有质量、有尊严的晚年。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