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搬砖”去! 西溪湿地藏了家超小众“砖”店,搬的都是千年时光

时间:2025-08-29 07:42:0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吴夏璠 记者 杨希林

“搬砖”二字,在当下的网络语境里总带着几分自嘲与调侃,是“打工人”对自身日常的幽默注解。

而在杭州西溪湿地荆源访古的匠人市集里,却藏着这样一间“砖”业的“搬砖艺术家”工作室。一群年轻人把“搬砖”当成了事业。他们收集砖头,真搬砖,搬真砖,让那些承载着千年文脉的老砖,用当代人的巧思与创意重焕新生。

走,一起去“搬砖”店逛逛。

真搬砖 搬真砖

西溪湿地旁,幽静的邬家湾内,容斋路53号。

图:搬砖艺术家

走进“搬砖艺术家”,时间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书架上摆放的不是各类古籍,而是用千斤顶支起的沉甸甸古砖,各类带着岁月刻痕的砖块按照鱼纹、瑞兽、纪念、人物的纹样做了摆放分类,就如同来到了一座藏着时光密码的小型历史博物馆。

图:搬砖艺术家

图:搬砖艺术家

95后搬砖人马雨,是这家店铺的主理人之一。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本硕攻读中国画专业,毕业后入坑汉砖研究与收藏,师从古砚藏家周同祥老师,并与小伙伴共同成立了“搬砖艺术家”工作室。收集万余方砖,还曾登上央视《开讲啦》分享古砖知识,曾参与北京万寿寺一级文物修复工作。

图:马雨正在整理古砖

马雨介绍,目前这家工作室里摆放的古砖至少有2000到3000块左右,主要收集的是浙江地区的古砖。“我们涉猎的古砖其实是从东汉一直到南北朝这一段区间内,但在浙江最早的一个造砖巅峰时期其实是东晋时期,所以目前店内收藏的80%都为东、西晋时期的古砖。”

古砖的收集也并非易事,收集的过程就如同“乡野淘金”。

图:搬砖艺术家

“我们目前收集的古砖均来自老房屋中的那些被遗弃的砖块。在建国及之前,老百姓本着少花钱的原则,他们通常会用老砖来造房,把这些古砖盖到自己房子里去。所以淘砖时,我们常常会去到余姚、台州、海盐等地的农村,有时甚至是在农村的猪圈里发现了一块让人眼前一亮的古砖。”马雨说。

砖头里的奇妙世界

看似带着岁月厚重感的古砖,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能让马雨如此痴迷?答案,就藏在砖面那些不起眼却暗藏巧思的纹样里——那才是古砖最鲜活、最有趣的灵魂所在。

记者在店里细细逛下来,很快发现了奇妙之处:不少古砖的纹样,竟透着满满的现代气质,完全打破了对这些“老古董”的刻板印象。

图:人像砖

比如这块刻着“双圈锁形头”的人像砖,乍一看像极了简笔卡通画,若是再加上“佛了”两个字,活脱脱就是当下流行的表情包。而这也是马雨最偏爱的纹样式之一,在她的“古砖宝库”里,单是这类纹样的古砖,就足足收集了上百件。

除了萌趣的人物纹样,古砖上威严的饕餮,也是马雨的“心头好”。她曾顺着这些纹样的线条,将饕餮形象拓印下来,设计出一整套表情包。

图:饕餮纹样砖

“头顶wifi谁都不爱”“啊这事我不知道啊”……古老神兽褪去了传统印象里的厚重感,多了几分俏皮灵动,一经分享就收获了店铺粉丝的喜爱,成了连接古砖文化与年轻网友的有趣纽带。

图:饕餮纹样表情包

为了能将这些古砖纹样分享给更多的人,马雨还将姓氏和精美图形砖纹拓印下来,作为店铺周边售卖。“今后,我还计划把这些砖纹设计成冰箱贴。”马雨说,希望让这些带着粗粝质感的纹路,从历史的尘埃中被唤醒,被玩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花样。

图:砖纹拓印周边

图:砖纹拓印周边

若你下次来再西溪,不妨也走进这间“搬砖艺术家”工作室,摸一摸砖上的纹路,听一听千年的故事,说不定也会爱上这份“搬砖”的浪漫。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