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青岛】
脾胃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它一旦虚弱,全身都会“闹情绪”——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是家常便饭,严重时还会引发乏力、水肿、失眠等连锁反应,堪称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可生活中,很多人却在不知不觉中“透支”脾胃健康,尤其以下5类晚餐,堪称脾胃的“隐形杀手”,快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1一顿“压气饭” 吃完胃胀到睡不着
很多人没意识到,“吃饭时的情绪”可能比食物本身更伤脾胃。比如饭前刚跟家人吵了架,气还没顺就硬往嘴里塞,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压气饭”。
中医讲“气以通为顺,胃以降为和”。生气时肝气上逆,而食物需要靠胃气下降才能消化。这一上一下,直接导致体内气机紊乱。
轻则胃胀、打嗝、胸闷,重则胃痛反酸;更严重的是“肝木克脾土”,肝气郁结久了会直接伤脾胃。第二天不仅口臭、没胃口,严重时还会恶心呕吐,甚至引发胃食管反流。
做个深呼吸,按下情绪“暂停键”
当感觉火气“噌”地往上冒的时候,别急着吃饭,先来几次缓慢的深呼吸。用鼻子缓慢呼吸,每10秒完成一呼一吸(吸气5秒,呼气5秒),持续约5分钟,帮助情绪逐渐平复。
2好吃省事的汤泡饭 让脾胃被迫“加班”
“汤泡饭好咽又省事,不用炒菜也能吃两碗”,这是很多人晚餐的偷懒选择。
可这种吃法,其实是在“折腾”脾胃。一方面,米饭被汤泡软,很多人不仔细嚼就吞下去,加重脾胃负担;另一方面,汤水会稀释胃酸,消化效率大打折扣。
晚上脾胃功能本来就不如白天,哪经得起这样折腾?长期这么吃,脾胃只会越来越虚。
如果实在喜欢汤和饭的搭配,不妨换个吃法
先喝汤(别喝太烫的),间隔5-10分钟再吃饭,吃饭时多嚼几下,让食物在口中充分研磨,既保留了汤的鲜美,又不会给脾胃添负担。
3晚餐吃太辣 既伤阴又影响睡眠
辛辣食物带来的刺激感,能让人食欲大开,也有很多现代研究证实,辣椒素有助于保护血管、延缓衰老。
但晚上是阳气收敛、阴气渐盛的时候,吃辛辣食物如同“给快熄的火泼油”,会让阳气躁动,既伤阴又影响睡眠,导致失眠多梦,第二天没精神。
如果实在离不开辣,晚餐也得“收敛”
晚餐尽量清淡,实在想吃辣就选微辣,吃完可以喝点酸梅汤、乌梅三豆饮、柠檬水或刺梨汁。酸能收敛阳气,养阴生津。
4总拿水果当晚餐 最伤脾胃阳气
“想减肥,晚上只吃水果,低卡又健康”——这是很多人的误区。事实上,长期这么吃,不仅瘦不下来,还容易把脾胃“冻坏”。
大多数水果性寒凉,而脾胃“喜温怕寒”。长期用寒凉水果当晚餐,等于给脾阳“泼冷水”,逐渐损耗阳气。
脾阳虚弱,消化能力下降,水果无法有效转化气血,反而变成“痰湿”堆积体内——不仅瘦不了,还可能虚胖、水肿,甚至出现掉发、脸色苍白、手脚冰凉,女性还可能月经推迟、量少。
晚餐别“走极端”,七分饱+早点吃
无需饿肚子,吃七分饱,尽量18点前吃完。选择“杂粮饭+绿叶菜+少量瘦肉(如鸡胸肉、鱼肉)”,控热量的同时也能温和养脾。
5晚餐吃太“好” 脾胃直接“罢工”
如今“四高”的人(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尿酸)越来越多,往往是晚餐太“好”惹的祸。这里的“好”,指的是油腻、甜腻的“重口味食物”。
一类是高油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炸鸡、烤串、红烧肉等,这些脂肪需要脾胃花3~4小时消化,晚上吃多,脾胃就得“熬夜加班”,长期易功能失调;
另一类是高糖食物:如蛋糕、奶茶、糖果、果汁等,添加糖难消化,还会让脾胃“生湿”——中医认为“甘能生湿”,湿邪缠身,容易痰多、苔厚、口臭,还会悄悄发胖。
不小心吃多了油腻甜食,赶紧帮脾胃减负
吃完别马上坐或躺,在屋里慢慢走10分钟,或站着看电视、刷手机,别快走或跑。
家里有山楂、陈皮的,抓10颗干山楂、1瓣陈皮,用开水泡10分钟喝;没有的话,喝杯温茶水(绿茶、红茶都行),也能帮着解油。
脾胃要慢慢养,急不得。把它们融入每天的一饮一食、一汤一茶里,才能长久健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