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肖永智:身先士卒 英勇善战

时间:2025-07-28 14:21:00

肖永智(1916—1943),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紫云区油榨村肖家湾(今属河南省新县箭河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926年秋,肖永智在父母的启发教育下,积极参加了“童子团”。每天放学回家,就和童子团员一起,到山口、村头替红军站岗、放哨。1930年4月,早已向往当一名红军战士的肖永智被分配到新编成的红一军军部当通讯员,由于他机智、勇敢、办事果断,后被调到第十师任少共团委书记。他尽心尽责地开展工作,经常深入战士中讲形势,谈理想,以革命的思想感染身边每一个同志。1932年5月,肖永智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政治委员的肖永智与团长叶成焕(原九十三师政委)密切配合,在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的指挥下,转战于太行山区,先后组织参与了长生口战斗、神头岭战斗、潞王庄战斗,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使七七二团成为一支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部队。

1940年8月“百团大战”开始后,冀南军区的部队奉命攻打肥乡。肖永智带二十二团三营在邯肥公路上阻敌增援,并在公路上挖了1米多深的沟。不久,日军乘几十辆汽车前来增援,开到沟边被阻停止。这时,肖永智看到敌人增援兵力较强,立即和三营营长赵健民指挥部队予敌以严重杀伤后,分兵三路,交互掩护,轮流抵抗,梯次撤退。指战员们对肖永智的指挥才能深为敬佩。

为开辟莘县、冠县、朝城、阳谷、寿张一带的工作,1941年,肖永智率部队深入卫河以东,伺机打击敌人。攻打莘县二区小杜庄时,一个晚上连打4个据点。据点外壕沟里的水1米多深,他带头下水,登云梯上围寨,并亲手捉俘虏。在打击盘踞在阳谷一带的顽军齐子修部时,肖永智带骑兵团进行远距离奔袭,突至阳谷城下,他身先士卒,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来,冲啊!”敌人闻风丧胆,弃城逃窜。

1943年秋,为了粉碎日军新的进攻,加强对敌出击,冀南军区组织了“卫东战役”。时任七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的肖永智,带分区的二十二团、基干团向清平出发,9月22日到陈官营后,即派出二十二团在清平县境内活动,基干团留驻陈官营。日军得到情报,于23日上午8时,派出广獭旅团几千人突然合围陈官营。陈官营是个大村庄,易攻难守。肖永智率基干团奋勇迎战。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敌人不断增援兵力,形势十分危急。为保存有生力量,肖永智果断下令向西突围。突围中,肖永智不幸中弹英勇牺牲,时年27岁。

陈海林(摘自《邯郸抗战英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