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别让“蒜薹韭菜花”之争,挡了“菜篮子”畅快出行 | 农视点

时间:2025-07-14 01:48:00

友友们,考考大家,你知道这张图里面,哪个是蒜薹,哪个是韭菜花吗?

7月7日,在四川乐山至雅安高速公路符溪收费站外,一名司机与收费站工作人员因运输的韭菜花是否该收费问题发生了争执。现场视频显示,司机认为自己运输的韭菜花是“人吃的绿色食品”,工作人员则坚持认为“这个不是蒜薹!”司机说了“我做了几年的生意,都没收过费。”网友们疑惑了,是韭菜花还是蒜薹,怎么就这么重要?

高速公路工作人员解释,根据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印发的“绿色通道”政策规定,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蒜薹在免费目录里,而韭菜花却不在目录里。既然有部门推出“绿色通道”政策,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老百姓蔬菜运输的成本,保证市场供应,让大家都能吃到便宜菜。但近些年来,围绕“到底什么东西能免费通行”“到底什么情况能免费”的争议频繁发生,这显然是公众不愿意看到的。

这次争吵,很多网友们批评工作人员“认死理”,认为没必要为难司机,只要是鲜活的农产品蔬菜,免费放行又何妨,充满温情和谅解。

在日常生活中,蒜薹和韭菜花,红薯、白薯与紫薯,确实“亲近”得很,一般人都会认为它们属于“鲜活农产品”。但规定是,韭菜是“鲜活农产品”,韭菜花不是,红薯、白薯是,紫薯不是。2023年,就有货车司机称,自己拉着紫薯从湖北襄阳宜城市南营下高速时被收了过路费,而此前他从江西南昌和湖北鄂州下高速时,两地收费员并未收过路费。如此看来,收不收费,似乎是收费站人员对鲜活农产品的认知问题,以及对“绿通目录”执行态度的软硬。

这次质疑是韭菜花还是蒜薹的工作人员,的确也是依规办事,但要讲规则,也不能没有温度,要讲原则性,也不能没有灵活性,有时候大原则前提下,处理得灵活温情一些,或许更得民心。

当下,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非常迅速,不少新的蔬菜品种、水果品种纷纷涌现,分类也越来越细。这就需要《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更加贴近老百姓生活常识,及时根据品种分类变化、大众的需求反应,进行动态调整,尽可能将各类新鲜蔬菜、水果、水产等鲜活农产品名称纳入,让老百姓付费付得明白,也让一线收费人员处理得有理有据。

当然,在2022年11月的时候,相关部门也针对部分蔬菜水果品种名称相近、外形相似或者存在别名、商品名,导致识别认定口径不统一的问题,对《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进行了修订完善。

(2022年11月,交通运输部等单位完善并发布蔬菜别名及常用商品名称对照表部分截图)

但从这次出现的争端来看,对“绿通目录”的动态和及时调整,迫切需要提上日程,去真正做到“应免尽免”。毕竟,降低“菜篮子”成本,让鲜活的农产品顺畅地通向老百姓的餐桌,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

农视点述评员 | 赵宁宁

剪辑 | 王晓辉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杨 巍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温度融化数字,用视角剖析现实,让每一声叹息都被听见,每一份坚守都有回响。《农视点》,看懂生活褶皱里的光——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与你血脉相连、与时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农视点》属中央新闻网站农视网原创栏目

版权归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