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东湖评论:读懂提前一年完成总量指标的深刻意蕴

时间:2025-08-23 11:14:00

8月20日上午,省委书记王忠林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上强调,要做好“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认真梳理“十四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重要经验,宣传好、展示好全省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同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上,湖北已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经济增长总量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过去五年,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实施《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将“规划图”变成现实图景。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中,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人均预期寿命等8项指标超过预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9项指标进展顺利;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湖北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后劲整体提升,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十四五”时期,全省上下强化支点意识,提升发展标杆,奋力走出一条“复元打平、重回赛道、修复向好、聚势突破、整体提升”的昂扬向上发展曲线。从总量上看,先后站稳4万亿、跨越5万亿、迈上6万亿,年均增长7.1%,其中有3年增速居中部第1;湖北经济总量占中部地区的比重由“十三五”末的19.5%提升至2024年的20.9%;从质上分析,湖北用3%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规模历史性突破7000亿元,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9.9%,经济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和开放度大幅提升,支点的核心优势不断彰显。这充分说明,抓住了建成支点这个总目标,就抓住了湖北发展的“牛鼻子”,就能够引领和带动全局工作。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岁月从来不言,却见证了所有奋斗。“十四五”时期是湖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五年。面临“一难两难多难”的复杂局面和“既要又要还要”的多重压力,全省上下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发扬荆楚儿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众志成城战疫情、斗洪灾、抗冰雪,勠力同心防风险、稳增长、惠民生,交上了一份物质精神双丰收的高分答卷。譬如,面对“化工围江”的现实困境,湖北坚决扛起“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政治责任,提前完成478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又如,黄冈市高举大别山精神旗帜,以红色文化为统领,围绕“赤黄红”主轴,突破性发展文旅产业,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3978万人次,综合收入321亿元。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工作,群策群力谋划好“十五五”规划,跑好历史“接力棒”,奋力谱写支点建设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火(湖北黄冈)

责编: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