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一城花信·大暑】七十二候花信咏(十二)

时间:2025-07-22 10:15:00

七十二候花信咏(十二)

□初国卿

【大暑初候】

荷花

隔花覆叶睡鸳鸯,诗句嫣然飞冷香。

坠粉亭亭浮露影,伊人宛在水中央。

按:荷花最早称“荷华”,如《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别名甚多,晋郭璞《尔雅注》云:“荷,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除此而外,尚有莲花、水芝、玉芝、水芸、水华、泽芝、玉环、红衣、坠粉红、六月花神、佛座须等。其株为草本,根茎即藕,横生水中泥下,肥厚而多孔,其节缩腰,叶自节处生,圆盾形,边缘有波。叶柄粗而且挺,多生微刺。花亦自藕节处生,独立出水,柄与叶柄相同,茕茕独立。花蕾生柄端,花瓣数片,或粉红、或淡粉,或洁白。花蕊若金丝,密绕花心之托,即莲房或称莲蓬。自汉以降,荷花以高洁之意象,深得文人赞赏,尤以宋周敦颐《爱莲说》最为知名。王象晋《群芳谱》曾记荷花数品,有重台莲、并头莲、一品莲、四面莲、洒金莲、金边莲、衣钵莲、千叶莲等。清张潮《幽梦影》述其特征言:“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甚矣,全才之难也。兼之者,其惟莲乎。”又别有睡莲,与荷花既非同种,亦不同类,唯其形相似也。

【大暑二候】

槐花

一树澹金蝉荫唱,蝶花菜豆落英黄。

缥缃士子南柯梦,簌簌风怀入上阳。

按:古之槐花,今谓之槐,一名国槐,而非谷雨后开花之刺槐,或称洋槐也。刺槐为舶来物,明清始入中土。槐花之名,由树而来,许慎《说文解字》言:“槐,木也,从木,鬼声。”故后人多言槐乃致阴之物,可通鬼事。明谢肇淛《五杂俎》曰:“槐者,虚星之精,昼合夜开,故其字从鬼。”李时珍则不以为然,于《本草纲目》中说:“槐言怀也,怀来人于此也。”而《周礼·秋官》又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说,宋王与之《周礼订义》释曰:“槐之为物,其华黄,其实元,其文在中坤。大臣之位,以黄裳为元吉,故取其黄。”槐其株为乔木,茎灰褐色,纵生裂纹,叶作羽状。其花甚众,聚作圆锥状,顶生枝端。花色或乳白,或淡黄,花形似蝶,绝类菜豆之花也。花期较长,仲夏始开,入秋方败。果作角形,含子圆润。又有龙爪槐、五叶槐,乃国槐之变形也。槐花开时,科考到来,《事物异名录》引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云:“谚云:‘槐花黄,举子忙。’故赴举谓之踏槐。”今日高考之日,亦逢国槐欲开之时,预祝天下士子,槐花香里,踏槐前行,得胜而归。

【大暑三候】

玉簪

素娥鬓影旧风流,凤雾遗钗翠黛愁。

堕珥坠簪何处觅,花间斜插玉搔头。

玉簪凝香无人拾,化作旧居满园秋。郭帅作品

按:玉簪之名,因其花苞质地娇莹如玉,状似头簪而得。明王象晋《群芳谱》云:“未开时正如白玉搔头,簪形,开时微绽,四出,中吐黄蕊,七须环列,一须独长,甚香而清,朝开暮卷。”玉簪又别称白萼、季女、白鹤花、白仙鹤、玉春棒、玉泡花。其株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叶自根出,其形长圆而阔大如掌,团而有尖,叶纹如车前子。花生叶丛间,数朵聚集为束,而共聚一长柄。其花色白,花蕾若棒,故有簪名。入夜乃绽,形如漏斗,先端裂作六瓣,长蕊芬芳,花香四溢。又有形如玉簪而其色紫者,花稍小,芳香不显,称紫玉簪,又名紫萼。古人以玉簪色白而清香,故喜植园中,又因入夜开花,向月而幽,乃称其为孤高之花。故晚唐罗隐《玉簪花》赞之:“若非月姊黄金钏,难买天孙白玉簪。”其清纯高贵之态,历久而风华益重也。


来源:沈阳日报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