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供不应求!一天超2万个!很多合肥人爱吃

时间:2025-07-06 14:50:00

暑期旅游旺季来了

合肥也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

旺了旅游市场也火了餐饮市场

记者走访发现,近一周以来

合肥多家餐厅的

客流量和销售额快速增长

合肥本土特色美味餐饮店尤受青睐

高峰时段一座难求

一天卖超两万只鸭油烧饼


中午12:30左右,位于淮河路步行街的庐州烤鸭店早就没空位了。排队了20多分钟,从江西来旅游的石先生一家终于等到座位,把孩子们安置好后,夫妻俩去点餐。


“一份片皮鸭,四个鸭油烧饼,一笼鸭油汤包,四碗桂花赤豆糊……”虽然是第一次来,石先生对庐州烤鸭店的餐食却很熟悉,不用看餐单,一口气报出了几样“当家”特色菜,“我知道,这是你们合肥本地人从小吃到大的,我在网上被无数合肥人‘安利’了。我们早上才到合肥,中午就赶来这尝尝地道的‘合肥味’。”



庐州烤鸭店总经理阮映介绍,作为合肥人童年记忆的庐州烤鸭,原是宫廷御膳美食,和焖炉烤制的北京烤鸭不同,其以挂炉为主,砀山梨木烘烤,皮酥肉嫩、肥而不腻、别具风味,民间素有“北有京城烤鸭,南有庐州烤鸭”的说法。以鸭油烧饼为代表的风味美食,则是庐州烤鸭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研制、推出的“经典永存”,是很多合肥人心中的本地美食“代言”。


(资料配图)


这些年,庐州烤鸭店在网上火出圈,荣登外地游客“必吃榜”。“每到节假日,店里的销量都大幅上涨,最近一周,平均每天售出烤鸭近千只,鸭油烧饼超两万个,可以用供不应求来形容。我们还遇到好几拨年轻游客,为了吃庐州烤鸭和鸭油烧饼,特地跑来合肥旅游。还有不少游客把鸭油烧饼当伴手礼带走,我们每天都要往全国各地发快递。”阮映介绍。


老字号“合肥味道”备受青睐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许多“老字号”合肥特色美食,都是游客寻觅美食的“第一站”。


下午1时许,庐州太太依然人气不减。一眼望去,剁椒鱼头、铁板土豆片、脆皮茄子等"推荐菜"几乎桌桌必点。和同学来合肥旅游的张金金还在不停加菜:"听说糯米圆子是合肥特色,黄山臭鳜鱼是徽菜一绝,都有很多人推荐,我们也点来尝尝。"三个人林林总总点了9道菜,半数以上是"合肥味道"。"到一个地方旅游,就是要吃当地特色美食。"


庐州太太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许瑞彤介绍,7月之后迎来了销售旺季,许多分店门口停满了外地车辆,从后台数据看,外地食客约占三成左右,游客接待量是平日的几倍,销售额也翻番了。“我们还推出了专属套餐、专属服务,希望能通过美食让外地游客对合肥留下好印象,做好合肥大众餐饮名片。”许瑞彤说。


(资料配图)


百年老字号刘鸿盛更是挤满了游客,冬菇鸡饺一天售出600多份。有的游客不仅吃的过瘾,还想大饱眼福,“听说冬菇鸡饺的皮薄如蝉翼,能透字,能不能让我们也见识见识?”游客许先生问服务员。除此之外,糯米油香、小花狮子头、鲜肉麻球、虎皮酿凤爪等刘鸿盛“招牌菜”,也颇受游客欢迎。“几乎进店必点!”安徽刘鸿盛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伟伟介绍。


徽黄臭桂鱼店,许多游客选择把“安徽味”带回家。品牌创始人周晓梅介绍,为了让外地来的食客能把臭桂鱼带回去,送给亲友,徽黄臭桂鱼店在合肥率先开发了菜品伴手礼,“希望能让徽菜走得更远更广,更深入人心。”


菜市场也成游客打卡热门地


出乎意料,菜市场也成了游客打卡合肥美食的热门地。


糯米圆子、酥油烧饼、朱记肥肠、二姐蛋饺、张记熏鱼……在四湾菜市场,游客林佳佳一手拖着行李,一手刷着手机,把“五星好评”小吃买了个遍。“我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喜欢到烟火气足的市井街巷逛一逛,早就在网上被人‘种草’了这个菜市场,这次到合肥旅游也是奔着这个菜市场来的。”随口尝了一样小吃,林佳佳笑得眉眼弯弯,“好吃,不枉我特地来一趟。”


七桂塘菜市场近期的“含游客量”也很高。路口一家点心店老板说,从开市到中午,至少接待了十来波游客。楠宋糕点、正版炸鸡、徐记熏鱼、老K卷饼……社交平台上的这些“必吃小食”,吸引外地游客们竞相购买。拎着小吃,再在周边走一走,鸭血粉丝、凉皮米线、卡旺卡、詹记……诸多合肥特色美食让游客王先生一家直呼“来对了”,“真没想到,合肥竟然这么好吃!”



此外,特色街区也吸引着游客。在罍街,从宣城来合肥旅游的郑女士被各色小吃“迷花了眼”,“早就知道罍街是非常有合肥特色的美食街,来到这一看还是挺兴奋,在网上被‘种草’的各种合肥美味这里都有,早知道中午就不吃饭了!”还有不少年轻游客直奔“港风”十足的勤劳巷,“彩色招牌、流光溢彩,这里太有人间烟火气了,在这里吃美食超有氛围感!”游客胡瑞雪说。


记者从合肥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局多举措支持市场主体发展。通过“一次尝遍合肥美食”、龙虾节等美食推广与咖啡文化主题活动,集聚本土老字号与国际品牌,打造消费新场景。1-5月,全市线上餐饮行业营业额82.6亿元,同比增长9.9%,餐饮消费市场展现活力。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王靓 实习生 崔山佳)